查看原文
其他

武培怡教授团队《Adv. Sci.》: 受揉面启发 - 定制多功能仿生皮肤

老酒高分子 高分子科技 2022-09-30
点击上方“蓝字” 一键订阅


具有可定制功能和与人体组织机械性能相适应的仿生皮肤在人机界面、柔性可穿戴设备和软体机器人的应用中具有巨大的潜力。大多数现有的仿生皮肤材料往往需要复杂的分子设计或多步骤的功能化来实现各种特定的功能,以匹配人类皮肤的性能。因此,最大限度地降低仿生皮肤的生产成本并实现可定制的功能仍然是具有挑战性的。

武培怡教授课题组近年来报道了一系列用水凝胶、弹性体模拟生物皮肤和组织的力学、感知、以及刺激响应特性,实现了类皮肤材料的多功能性。 (Joule 2021, 5, 2211;  Adv. Mater. 2017, 29(22), 1700321; Adv. Mater. 2021, 33(24), 2008479; Adv. Mater. 2021, 33(42), 2103755; Adv. Mater. 2022, 2110140; Adv. Mater. 2022, 2201065; Nat. Commun. 2018, 9, 1134; Nat. Commun. 2019, 10, 1397; Nat. Commun. 2019, 10, 3429; Nat. Commun. 2021, 12, 4082; Sci. Adv. 2021, 7(22), abg4041)


与此同时,课题组还将传统的食物与前沿的科学相结合,利用其独特性能,构筑“绿色”的仿生皮肤智能器件,如可食用的面团离子皮肤传感器 (Adv. Funct. Mater. 2020, 30, 1908018),基于口香糖的电容式传感器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21, 13, 6731),以及基于传统甜食“搅搅糖”构筑的离子皮肤器件 (Sci. China Mater. 2021, 64, 3059)。


中国的面食文化博大精深,揉面,是面食制备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通过揉面将原料(如小麦粉和水)均匀混合,在这个过程中面筋蛋白之间通过形成二硫键产生新的相互作用,并促进面筋网络的生长,从而得到粘弹性的面团。有趣的是,以粘弹性的面团作为载体,对面团的风味的调整(如添加调味品)也可以通过揉面和醒面来实现。


 

图1. 基于“揉”的方法所定制的多功能仿生皮肤

受到揉面的启发,复旦大学博士生黄佳惠报道了一种简单而通用的“揉”的方法,用于设计一系列功能可定制的仿生皮肤。具体来说,是以粘弹性水凝胶为载体,通过手工揉进各种功能性填料,将其均匀地分散在水凝胶基质中,其重要特点原材料的利用率接近100%。揉的过程有利于所有成分的均匀混合,而随后类似于“醒面”的静置过程则为了消除内应力,有利于凝胶网络结构的自主调节和优化。通过灵活地选择和整合不同的功能填料,所得的仿生皮肤具有功能多变的特点,可以满足复杂工作环境下的需求(图1)。

 

 
图2. “揉”典型的一维填料(CNT)


图3. “揉”典型的二维填料 (MXene和GO)

 
图4. “揉”典型的三维填料 (镧系金属有机框架材料,LnMOF) 


图5. “揉”多种功能填料,赋予材料高度集成的性能,包括高拉伸性、机械适应性、自愈能力(在空气和水下皆可)、导电性、传感能力、耐冻性和3D打印性能


为了证明这种“揉”的方法的通用性与可行性,作者将典型的一维、二维、三维纳米材料以及溶剂单独或以组合形式揉到一种粘弹性水凝胶中(图2-图5),研究了它们在凝胶中的分散均匀性以及所带来的新功能。通过系列表征证明了揉能够促进所有成分的均匀混合,而随后的静置对网络结构的自主调节和优化是有利的。


因此,与大多数需要复杂分子设计或多步功能化的材料不同, “揉”的方法为构建多功能集成的仿生皮肤材料提供了一个简便但通用的策略。该工作近期以“Kneading-Inspired Versatile Design for Biomimetic Skins with a Wide Scope of Customizable Features”为题发表在《Advanced Science》上,论文的第一作者为复旦大学先进材料实验室博士研究生黄佳惠武培怡教授为论文的通讯作者。


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与支持。


原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vs.202200108

 

相关进展

东华大学武培怡教授课题组《Adv. Funct. Mater.》:具有高电导率的抗疲劳离子热电池

东华大学武培怡/侯磊团队《Adv. Mater.》:基于氢键构筑兼具高强高模和水塑任意成形的“绿色”塑料
东华大学武培怡/焦玉聪团队《Adv. Mater.》:水凝胶电解质氢键调控助力锌离子电池抗冻

东华大学武培怡/焦玉聪团队《Adv. Sci.》:凝胶电解质官能团助力锌金属(002)晶面成核

东华大学武培怡教授课题组《Acc. Mater. Res.》:生物启发的准固态离子导体综述

武培怡教授团队《Adv. Funct. Mater.》:具有可定制力学性能的耐水离子凝胶电极用于水下生理信号监测

东华大学武培怡/焦玉聪团队《Small》:电解液添加剂助力水系锌离子电池实现宽温度范围内无枝晶生长

东华大学武培怡/孙胜童团队《Adv. Mater.》:受泳道启发,离电液晶弹性体纤维实现离子电导率随拉伸上千倍提升

武培怡教授课题组《Adv. Sci.》:一种多尺度结构调控MXene超电电极的策略及其在3D打印微型超电器件中的应用

东华大学武培怡教授课题组:时间分辨ATR-FTIR光谱研究锂电解质在P(VDF-HFP)中的扩散机制

东华大学武培怡教授课题组Joule:高功率密度和高强韧力学性能的离子热电池

东华大学武培怡教授团队《Small》:“智能粘附”的多功能水凝胶离子皮肤生物传感器

东华大学武培怡/孙胜童团队《Sci. Adv.》:湿纺连续制备大拉伸下电阻稳定的液态金属芯鞘超细纤维

东华大学武培怡/孙胜童团队《Mater. Horiz.》:受指纹结构启发构筑超高应变感知褶皱型离子导电芯鞘纤维

武培怡教授团队《Mater. Horiz.》:力学性能自增强的高透明离子凝胶用于水下超强粘附

武培怡教授团队ACS Nano:多功能智能可穿戴纤维织物

武培怡教授团队《Adv. Mater.》:可水下通信的光学伪装离子凝胶

东华大学武培怡教授/孙胜童研究员团队AFM:可自由涂覆的自适应离子凝胶油墨

武培怡教授课题组:小口香糖大变身,在家里也能制备智能传感器

东华大学武培怡教授课题组:多层级网络增强的水玻璃实现宽谱带光管理

东华大学武培怡教授课题组《Adv. Funct. Mater.》:具有诊疗功能的仿生离子皮肤

武培怡教授团队《NML》:3D打印MOF材料,“泡一泡”实现可调色发光

东华大学武培怡教授团队:水溶液自组装制备功能性超薄二维纳米材料

东华大学武培怡教授课题组:双聚合物协同机制构筑界面稳定的MOF纳米片温敏纳滤膜

武培怡教授团队《Adv. Sci.》:同步纳流体整流技术制备手性反转的GO液晶纤维

武培怡教授课题组:低频拉曼光谱解析温敏聚电解质复合物的离子相互作用类型

东华大学武培怡教授团队:自褶皱温敏水凝胶-弹性体复合管用于血管仿生流体压力传感与控制

武培怡教授团队:多重响应的纳米纤维素液晶纤维用于手性光学和先进织物

东华大学武培怡教授团队《AFM》:基于超高无机含量矿物塑性水凝胶制备可手动编辑任意形状的仿生结构复合材料

武培怡教授课题组:一种简单、高效制备聚合物纳米管的新方法

东华大学武培怡教授《Nat.Commun.》:大形变下离子传导率稳定的弹性体设计

复旦大学武培怡教授和上海大学安泽胜教授《Nature Communications》:聚合诱导自组装领域(PISA)取得重要进展

东华大学武培怡教授课题组报道具有截然不同相变行为的水凝胶及光学效果可调节的仿生皮肤

高分子科技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PolymerChina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这里“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